用台語來幫助學習日語的50音 |
日語的基本音韻系統一般稱作「50音」,
據說把這一套記音符號的「音」和「形」
在腦中連結起來,是外國人學習日語的第一道關卡。
我雖說在約30年前第一次接觸日語,為期一年的每周3節課的課程,
課程結束後,就通通還給老師了。
大約10年前重新拾起日語學習時,
無意中發現台語與日語的連結很強,
用了這種連結,
我發現學日語變成一件有趣又有成就感的事。
在這篇文章中,
我重新回顧一下當初把50音牢牢訂在腦中的過程。
首先,「50音」到底是哪 50音?
其實,日本語的基本語音單位並不只50音,不同觀點有不同算法,
基本上有
5 個【單母音素】(a, i, u, e, o)
10 個【清子音素】(k, s, t, n, h, m, y, r, w, -n)
50 這個數目字,大約就是 10 x 5 計算出來的,
然而,日語的基本語音單位尚有
【(半)濁子音素】(g, z, d, b, p)
【促音素】(-h, -p, -t, -k, -s)
還有類似雙母音的【拗音素】(ya, yu, yo)
這樣一來,類似音節的總數就約有
10 * 5 + 5 * 5 + 8 * 3 + 5 * 3 = 114
以上算式還不記入促音素所能形成的音節。
這100多個類音節,有一些是核心的,另外一些事衍生的,
最核心的就是 10*5= 50 個 清音節,
其次是加上濁音的 5*5 = 25 個 濁音節,
在來是涵蓋雙母音的 13* 3=39 個 拗音節。
最後還要加上 5 個 撥音節
以及 為數眾多較難計數的 促音節。
以下,我先參照維基百科文章,完整列出,
其中含【平假名】、【片假名】以及【訓令式日語羅馬字】
作為標記這些音的方式。
我將逐一朗誦過去,搭配我對台語的理解,作一次連結。
之後再加上註解來說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